競價員們深受其擾的最最最最最最最難題就是:
競價員老許的投票理由最讓人感同身受:“OCPC美其名曰是智能出價,我看一點都不智能!第二階段死活進不去,我都要放棄了,好不容易進入了第二階段,效果又一點都不穩定,聽我們圈里一哥們兒說,花了快10萬預算才做出效果,這也太燒錢了!”
可能有剛入行的競價員不太清楚OCPC的第二階段是什么,老許又為什么死活進不去。
競價小百科:
搜索oCPC分為『目標轉化成本模式』和『點擊出價系數模式』,兩種模式有各自對應的二階門檻:
(1)『目標轉化成本模式』下需要連續3天每天轉化量不低于10個;
(2)『點擊出價系數模式』下需要7天累積轉化量不低于30個;
所以,進入二階是需要條件的。
(1)數據對齊:確認回傳數據與oCPC報表數據在誤差范圍內,在一站式推廣平臺點擊『數據核對』。
(2)達到門檻:二階門檻的轉化數量。
(3)成本設置合理:目標轉化成本模式下,需要根據推薦值設置CPA,且CPA設置的不低于推薦值的80%,低于則無法進入二階。
看到這里有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眾多“老許們”之所以一直進不去第二階段,可能就是因為沒有達到上面所說的那些條件。
再來看老許的第二個問題,OCPC投放效果不穩定。
當轉化量累積達標進入第二階段后,系統會根據前期的數據轉化行為分析,對高轉化詞提高出價或者擴大匹配方式獲得更加高質量的流量,對低轉化詞降低出價或者不出價,提升轉化,控制成本。
進入二階之后會有波動期、穩定期和瓶頸期。
很多競價員還沒有進入穩定期,就被波動期中存在的成本上升、轉化不穩定等問題嚇怕了,更不用說瓶頸期還會遇到展現量低、沒有流量可供拓展等問題。
看了以上針對搜索OCPC,如何優化效果的解析看明白了多少,競價的能力除了不斷燒錢總結經驗,還需要不斷學習和擴展運營思維,隨著搜索引擎或百度規則的不斷變更,很多以前的模式已經開始落寞。就拿近期的百度調整,很多跑小病種的軟文都跑不了,只能用科普或咨詢頁來推,效果相對于軟文肯定差很多。投放方式肯定會變化,至于具體的變化我相信很多老司機競價運營已經有方案了,歡迎競價/信息流大神留言溝通相互學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