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價推廣賬戶老計劃沒量了,新計劃還沒測出來,怎么辦?

zhuxi
1561
文章
3
評論
2020年6月22日10:51:18 評論 7,862

競價推廣賬戶老計劃沒量了,新計劃還沒測出來,怎么辦?

我們在代理公司過賬戶的時候(一項日常流程,就是把公司賬戶挨個討論一遍),每次領導問到“為什么這個賬戶量掉了這么多”,優化師最常見的回答是“老計劃衰退了,新計劃沒測出來,所以量少了”,同時,再補上一句“新計劃還在測”,以示自己已經在努力了。
不只是乙方內部,乙方對甲方解釋“為什么賬戶掉量了”的時候,這也是最常見的理由吧?
“老計劃衰退、新計劃沒銜接上”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平時在公司里也總說,但就是一直存在。如果把這個問題單拎出來,大家甚至會覺得有點傻,因為答案呼之欲出“那你為什么不早點測計劃?”
是呀,為什么呢?為什么不早點測呢?肯定還是有理由的。今天咱們討論一下這個事。
1
測計劃的困境
前幾天和一個讀者討論賬戶,她是甲方優化師,經驗很豐富,我們聊了很多問題,都愉快地達成了一致。其中,她分享了一個經驗,說:“我覺得不能等到老計劃衰退了再上新,這是來不及的?!?/div>
我舉雙手認同。仔細說說哈:
假設你的KPI是ROI,那么ROI低,就要控制預算;同時,ROI低,又得趕緊上計劃,希望盡快把ROI拉上去。
而測新計劃大概率是拉低ROI、不是拉高ROI的事——新計劃就像小孩似的,剛開始它是貢獻不了什么的,得大浪淘沙淘下來,又趕上了不錯的運氣,它才能跑起來、從而拉高ROI。
因為賬戶本身ROI低、測試的空間很小,所以新計劃就很難有充足的預算來測。一旦一條計劃花了點錢、但效果沒起來、就要趕緊關了,避免在已經很差的數據上再雪上加霜……
但又不能不測計劃,所以就要再去測新的計劃,然后再匆匆關掉……陷入惡性循環。
2
測新計劃的錢誰來出?
這基本上是很難解決的問題——除非你一下跑出來一條計劃、剛開始效果就非常好,這才能打破僵局。
我遇到這種情況也很頭疼。因為老板不可能在賬戶數據不好的時候,還讓你花很多錢——誰知道你以后數據會不好起來呢?如果以后數據沒好,這筆錢你來出嗎?
優化師肯定沒法出啊。優化師一個月的工資可能還不夠一天消耗的呢。但是新計劃成本通常就是不好啊。誰也不能保證測計劃一下就能測起來吧?
那測試的錢誰來出?
最好是誰也不出。讓老計劃來出。賬戶有老計劃撐著的時候,新計劃即使效果差、賬戶整體數據也還能接受;但如果沒有效果好的計劃撐著,賬戶的成本就很容易很難看。
我們拿個賬戶來說:
老板要求ROI要到1,假設一般測5條計劃,能測出來1條,每條計劃消耗500能判斷出好不好。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新測5計劃,每條計劃花500元,但效果非常差,0付費,看測這些新計劃對賬戶有什么影響。
假設今天現有計劃ROI是0.8,已經比較差了,消耗1萬,廣告帶來的收入0.8萬,這時候你再測新計劃,消耗2500,沒付費,ROI=收入/消耗=8000/(10000+2500)=0.64,也就是會把ROI拉低到難以交代的地步;
假設今天現有計劃ROI是1.2,數據還比較好,消耗1萬,廣告帶來的收入1.2萬,這時候你再測新計劃,消耗2500,沒付費,ROI=收入/消耗=12000/(10000+2500)=0.96,雖然拉低了ROI,但也基本能滿足要求。
假設不管什么時候測,新計劃的水平都是一樣的,測出來的概率也是一樣的,那么肯定是賬戶效果好的時候就測計劃,比效果差的時候再測要好。讓老計劃來平掉新計劃的高成本。
所以,什么時候大量測新計劃最好?
肯定是老計劃最有能力的時候對不對?老計劃量大并且成本低的時候,就是最適合“帶新人”的!
3
優化師可能的顧慮
這里邊優化師可能會有的顧慮是“賬戶效果好的時候,我為什么不停止測新、只跑老計劃呢?再測新計劃不是拉低ROI嗎?只跑老計劃、數據會更好看一點、也能讓老板多夸我一點??!”
這么想是沒錯。老計劃能跑量的時候,測新計劃是會拉低數據,也會讓你的成績打折。但是朋友,你不能只想今天,你還有明天??!現在數據好你不測,以后數據差你再測?那就是開頭的例子:ROI低,就要控制預算;同時,ROI低,又得趕緊上計劃……
而如果在數據好的時候測計劃呢?犧牲一些現有的數據,去培養新計劃,就相當于是給以后“存點錢”,這樣老計劃衰退的時候就更容易有新計劃頂上,不會跑量計劃青黃不接、賬戶的量大起大落……
往正向循環:有計劃跑起來趕緊測新計劃,老計劃衰退了新計劃頂上來,有計劃跑起來趕緊測新計劃……當然這是比較理想的情況,實際上你即使早測了可能也測不出來。不過不管怎么說,老計劃衰退了再測新計劃,肯定是來不及的。
總結:
新計劃剛開始沒什么生產力,這是客觀規律。所以,不要等到老計劃不行了再測新計劃,最好每天上新,而且是效果越好的時候,越要多測新計劃;效果越差的時候,可以控消耗,穩住ROI,少測點計劃。畢竟活著最重要。
其實非企的賬戶遇到這種情況會比正企賬戶要多的多,往往昨天還跑的呼呼的,一天消耗幾萬,今天就啥也沒動就只能跑幾千,是官方限量了,還是因為市場競爭有大佬出現把位置和量全占了,具體是什么原因?還是需要挨個環節去分析后得出結果。有很多小伙伴都是一開始就判斷為賬戶的問題,要求換戶,其實換戶的損失更大,我用我遇到的案例舉個例子,之前我們公司推建筑資質代辦的時候用了一個裝修的頭條信息流老賬戶,然后剛開始計劃推薦出價是180,我們運營出價20,竟然量還很大,跑出來成本 15塊,后來因為地域問題調整了,成本就變成50 ,再后來出價越來越高,反而沒量了。最后運營舍棄了這個賬戶換了3個賬戶成本最后到了160 ,對于這種情況你覺得是因為什么原因?
weinxin
18681805085
微信號
廣告也精彩
  • 百度競價推廣、信息流運營交流歡迎你
  • 文章出自網絡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匿名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填寫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