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比較通俗的舉例來解釋下信息流廣告賬戶是什么,為什么一個信息流賬戶需要多條計劃?學習期的概念意味著什么?廣告系統是不是需要反應周期?
第一個比喻:信息流賬戶就像是古代的家族繁衍子嗣
首先要定一個基礎:家族的使命是——傳承并壯大下去。一個賬戶相當于是一個家族,里面的每條計劃都是一個子嗣。一個優化師,就宛如這個家族的最高統治者,把控這個家族的興衰,努力讓一個家族發展壯大起來。
其把控的方式,就是通過培養家族中的每個人,篩選優秀的家族精英,讓精英們成為家族的頂梁柱,推動家族的進步,撐起家族的發展壯大。
首先,來看個問題:為什么一個賬戶需要多條計劃?
站在家族的視角上來看,只生那么一兩個子嗣,對于自己家族是風險極大的,因為在古代,子嗣容易“夭折”(學習期失?。?,哪怕成功長大了,也可能是個敗家子(轉化成本過高),就算不是敗家子,也有可能收成有余但無法發揚光大(成本達標但是不起量)。
家族發揚光大需要精英,需要能挑大梁的子嗣(主力計劃),一個精英可以帶動家族越上好幾級臺階。只有多生一批孩子,哪怕有夭折的、有不成器的,但是只要能培養出來那么一兩個能發揚光大的精英,家族就能發展壯大不少。
當然,生多少孩子也需要量力而行,要視自己家族的財富而定(賬戶預算),財富太少孩子太多,可能每個孩子都沒吃飽,都餓死了。
信息流廣告學習期的概念意味著什么?
我們生了一批孩子,社會有一個固定的針對孩子的基礎判斷標準,那就是18歲成年(學習期成功)。度過了18歲,意味著這個兒子長大了,開始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模型),對世界有了相對成熟的認知,算是度過了第一階段。
當然,不是說過了18歲的孩子就一定能成精英,但是相對概率會大一點;同樣,有的孩子可能年紀到了18歲,但是看起來發育沒太跟上(學習期時間到了但是轉化數不夠的計劃),只要他本性是好的(轉化成本達標),還是可以繼續培養的,畢竟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在這群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每個孩子長大成人,更要有機會成為精英,其成長期間家族的干預必不可少。
一方面,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要告訴他應該學什么,給予其一定的成長方向(計劃定向),另一方面,在小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實時的反饋,針對表現優秀的孩子(轉化成本和量級好的計劃)給予一定的鼓勵(提價、加預算等正向刺激),讓他成長的更快;
對那些表現不好的孩子,尤其是三觀不正的(轉化成本超標較高的計劃),要及時的施加一定懲罰(降價、降預算等負向刺激),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可能還能挽救一下。
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篩選出家族里優秀的人才(優質計劃),淘汰放棄那些家族里三觀不正又救不回來的渣渣(空耗或成本過高計劃),把資源更集中得傾斜到這些精英身上(優質計劃加大預算),培養出真正的家族頂梁柱(主力計劃)。
當到達這個階段,整個家族在一定的時期內就是相對穩定的(賬戶初步進入穩定期),剩下的就是想辦法讓家族優秀人才更加壯大,讓家族發展的更快更強了(放量)。
當然,到這一步是否就結束了?并沒有,人是會老的,計劃也會(計劃衰退),因此,當家族進入初步的穩定期時,我們就要為我們的未來做好儲備,繼續進行潛力后輩的篩選和培養,當我們的老的主力計劃衰退的時候,就可以有新的主力頂上。周而復始,家族才算是進入了一個平穩可持續的發展狀態。
賬戶如同家族,計劃宛如個體,既然賬戶的培養思路是篩選優秀計劃個體并培養,那在培養過程中又有怎樣的方式方法,就涉及到第二個比喻。
第二個比喻:操作一條信息流計劃,就像開一輛滿載卡車
前面第一個比喻講了整個賬戶相當于是一個家族,相當于是整個家族的培養法則,那第二個比喻則是針對家族中具體的某個潛力人才(單獨優質計劃)的培養法則。
培養一條獨立的計劃,很多方面很像是在高速上開一輛滿載卡車,要把握幾項基本的規則:不能猛踩剎車;不能猛打方向盤;可以猛加油門但是往往不一定能馬上提速。
猛踩剎車:也就是大量降價、大量降預算等操作,這部分是不能過度的。一般信息流平臺的建議是單次降價幅度不超過10%-20%,猛踩剎車往往帶來的結果便是車毀人亡,要剎得慢慢剎,畢竟我們的目的不是讓“車”停下來或者翻掉,而是讓“車”以更高性價比的方式平穩跑下去。
猛打方向盤:也就是大幅度改動計劃定向,這個和猛踩剎車具有一樣的功能——翻車;本身平穩的跑著,可能方向有稍微偏移,比如人群年齡略有異常,這個時候做一些些微修正就可以了,如果一不注意就猛改了一把定向,通常一條不錯的潛力計劃就這么廢了。
最后,可以猛加油門但是不一定馬上能提速:加油門,就是計劃加價(當然前提各位能承受成本),但是消耗不一定能立馬提升起來。
信息流廣告系統是不是有反應周期?
廣告系統是有一個反應周期的,如果把搜索比作摩托車,一加油門就能在短暫的時間能看到消耗速度變化,那信息流廣告一定是重型卡車,加油門之后,往往要過上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感受到消耗速度的變化,所以在跑信息流廣告時,優化師往往要更有一點耐心,針對單計劃做完一次調整后,留給計劃更長的反應時間。
最后,做一個總結,也算是對部分信息流新手的問題解答和建議:
為什么新賬戶要多一些計劃:不是生下來每個“兒子”都能長大且帶領家族走向富裕的。
學習期的概念:“兒子”成人了,能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了。
為什么新計劃前期要做定向:“兒子”剛出生,請教他人生觀價值觀,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為什么計劃后期可以逐步放開定向:“兒子”長大了,已經證明自己了,讓他自己發展吧,老父親老母親就別多管了。
為什么賬戶起量后,仍然需要定期新建計劃:“子嗣”是有生命周期的,老了就不行了,新的得頂上。
為什么計劃不能猛降價猛改定向:高速開重卡,不能猛剎車和一直亂打方向盤的,會翻車。
為什么大量提價消耗速度感覺沒變快:高速開重卡,加油門后要多點耐心。
以上就是我對于信息流廣告的一些個人感悟,希望類比生活中的日常例子,能讓你對信息流廣告的理解更加明晰。
以上文章來自:寧阿姨
對于信息流廣告賬戶的理解可能就只有真正投放過的有量的優化師能夠懂,沒有用“子彈”洗過的優化師理解可能不是那么深刻,當你手上日耗10w的時候可能就會明白原來是這樣!

評論